漏斗原理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典型漏斗的原理如下:
1. 使用玻璃漏斗分离固体和液体
要使用玻璃漏斗分离固体和液体,首先将滤纸放入倒三角玻璃漏斗中。将含有分散固体的悬浮液从漏斗的开口倒入,不溶物作为残渣留在滤纸上,而液体则穿过滤纸并作为滤液分离。
使用玻璃漏斗进行固液分离是使用漏斗分离固体和液体最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在小学的科学实验中都会使用过。
2. 使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液体
要使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液体,首先将两种不混溶的液体放入分液漏斗的茄子形容器中,并静置。这样就会导致两种液体明显分离:上层是比重较低的溶液(例如油),下层是比重较高的溶液(例如水)。
打开底部的水龙头,只取底层,就能分离两种液体。
3. 使用布氏漏斗分离固体和液体
布氏漏斗的开口处有一个圆形的滤板,上面有许多细孔(见图3)。将滤纸放在圆形部分,并将含有分散固体的悬浮液倒入布氏漏斗的开口中。
倒出悬浮液时,通常会选择那些难以使用普通玻璃漏斗将固体与溶液分离的物质,因为它们的粘度较高。因此,分离操作是将布氏漏斗放在一种叫吸滤瓶的特殊装置中,用抽吸器将溶剂拉下进行的。
使用抽吸器的过滤称为抽吸过滤或减压过滤,其优点是过滤过程可以在比重力流更短的时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