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的原理因类型而异。典型漏斗的原理如下。
1、玻璃漏斗固液分离
要使用玻璃漏斗进行固液分离,首先将滤纸放入倒三角形玻璃漏斗中。通过将固体分散的悬浮液从漏斗的开口倾倒,不溶物作为残渣残留在滤纸上,液体通过滤纸作为滤液被分离。
使用玻璃漏斗进行固液分离是如何使用漏斗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最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可能在小学科学实验中使用过它。
2. 使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液体
要使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液体,首先将两种不混溶液体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的茄形容器中并静置。然后,两种液体明显分离,比重较低的溶液(例如油)在上层,比重较高的溶液(例如水)在下层。
通过打开底部的旋塞并仅取出下层,可以分离两种液体。
3. 使用布氏漏斗分离固体和液体
布氏漏斗的开口装有圆形多孔滤板(见图3)。将滤纸放置在圆形部分中,并通过布氏漏斗的开口倒入含有固体的悬浮液。
待倾倒的悬浮液通常具有高粘度,因此很难使用常规玻璃漏斗将固体与溶液分离。因此,在称为抽滤瓶的特殊装置中安装布氏漏斗,用抽吸器抽吸溶剂来进行分离操作。
使用吸气器的过滤称为吸滤或真空过滤,与重力流相比,具有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过滤操作的优点。